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 星期三

2025年4月2日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红寺堡区院 > 检察风采 > 正文
【学习型机关建设】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悦读青春·书香检察”读书分享活动
2025-01-19    来源: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张淑燕    【打印本页】    字体: [][ ][ ]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
2025-01-19

  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全人类的营养品。为深入推进“学习型”检察院建设,进一步涵养检察队伍精气神,全面提升检察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近日,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悦读青春·书香检察”读书分享活动,本期推荐的书籍和文章是:《心胜》《纪念白求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节选文章或观点。

  分享会现场,7名青年检察人员围绕推荐的书籍和文章,结合工作岗位与自身经历,分享了所学所悟所得,下面跟随小编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吧!

  PART 1 

  《心胜》     

  梁莹——《心胜》

  《心胜》系列图书的一大亮点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剖析,金一南教授不仅关注历史事件本身,更注重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心胜》对渴望摆脱现实困境又面临压力的年轻人来说亦有积极作用:“一个人,一支队伍,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外部力量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恐怕都难以支撑”“内心有一盏明灯,世间哪里有暗夜”。无论任何时代,我们个人、我们党、我们军队乃至整个民族,都应该培育灵魂和血性,坚持尊严与正义,不断追求心中的理想,一代又一代的“心胜”,才能最终成为世界上一个强大的民族。


  PART 2 

  《纪念白求恩》     

  马娟——《纪念白求恩》

  作为一名检察人员,在读过《纪念白求恩》后,我有以下深刻体会:一是无私奉献,忠诚履职。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毫无保留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自己。检察人员更应秉持无私奉献的精神,忠诚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为个人私利所动,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积极化解社会矛盾,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坚定信仰,精益求精。白求恩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检察人员对待检察工作也应如此,要坚定法治信仰,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钻研法律知识,提高办案水平,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确保案件质量,真正做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杨生丽——《纪念白求恩》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练。越是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越能让人经历风雨见世面;越是复杂局面和急难险重任务,越能给人以“重担压身”的锻炼。青年检察人员正处于或将处于吃劲、重要的岗位,我们应当积极学习白求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主动接烫手的山芋,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只有在实干中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激发知重负重的担当、厚植心系群众的感情,才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才能更好把握住“接力棒”,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虎英姿——《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同志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和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他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理想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阅读《纪念白求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意识到作为一名青年检察人员,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将以白求恩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努力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检察人员。


  PART 3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张琴琴—《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节选文章或观点

  人随法变,法与人通。现在许多看似简单的案子,其实深入挖掘并不简单,必须时刻关注法律条文的更新,及时了解并认真学好弄懂现行法律规范和新的法律理念,加强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的研究应用,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逻辑思辨、能动办案等能力,做到法律知识与思想与时俱进。

  马晓娟—《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节选文章或观点

  阅读这本书后,我的最大感受是作为刑事执行部门的检察人员,如何既能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秩序,又能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开展监督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在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销假及办理跨市县活动时,根据每个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情况,分类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手机定位、信息化核查等方式,实现全过程动态监控,确保社区矫正对象“放得出”“管得住”,做到“服务”“监管”两不误。坚守初心,持续做实检察为民。坚持“小案不小办”,办好检察案件,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冯兴玉—《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节选文章或观点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作为公益诉讼检察人员要做好以下两方面:一是找准切入点,精准监督。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找准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提升监督质效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公益保护中的职能作用。发挥好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者作用,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二是加强学习夯实理论基础,提升综合素养。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时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理论学习,准确把握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提升综合能力。

  精彩的分享过后,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永福对青年检察人员提出三点期望。一要结合“时代要求”读书。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新时代、把握新特征,集中精力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把准方位航向、汲取智慧力量,提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提高创造性,真正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始终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践行者。二要结合“岗位需要”读书。作为青年检察人员,只有广泛阅读、勤于思考,才能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法律实质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才能运用法律智慧促进案结事了人和,才能实现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三要结合“自身爱好”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年检察人员要结合自身爱好,加强对经典之作、兴趣之书的学习,既可以选择经典文学、现代书籍,也可以选择理论哲学、专业书籍、人物传记。不管选择什么书籍,都要细细咀嚼、深入思考,把学与思、学与做统一起来,从书本中吸取营养,通过独立思考和勤于实践,把书本语言文字的精彩、人物精神世界的精彩,转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书香中聆听灵魂深处最纯净的声音,回味文明最智慧的启迪,汲取中外贤哲们的博大思想,领悟时代精英们的犀利睿智,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精神力量,以昂扬的青春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作者】:张淑燕
【来源】: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检察院